无标题文档

采撷心灵的诗篇

作者:   摄影:   发布人:   来源:   发布日期:2011-04-29   点击量:14408   手机模式
采撷心灵的诗篇
——记第三届班主任专业能力比赛初赛之教育故事撰写比赛
 
努力提高班主任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是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促进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我校德育处于2011年四月在全体班主任中开展了一次撰写教育故事比赛活动,本次活动的开展将我校第三届班主任专业能力比赛进一步推向深入。
     班主任撰写的教育故事必须是自己工作中的亲身经历及印象深刻,对班主任工作具有一定启发或反思作用的教育经历。这给终日埋头于繁忙事务中的班主任一个回顾、梳理、反思的机会,使班主任的理论修养在回顾学生的健康成长、感动师生心灵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让班主任在互相学习与自我反思过程中,使自己的专业素质与教育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本次撰写教育故事比赛活动,促进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是我校深化班主任在岗培训、提升班主任专业化能力的又一举措,对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智慧必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附:撰写教育故事比赛评比结果
 
一等奖
初一级:
初一(29)班 蔡春桃    初一(32)班 朱雪盈 
初一(11)班 王德军    初一(30)班 李春燕
 
初二级:
初二(04)班       初二(05)班 王晓焕
初二(15)班 董小雪    初二(29)班 于晓静
 
初三级
初三(10)班      初三(16)班 彭锦凤    初三(23)班 贺   婷
 
高中级
高一(06)班 韦明珠
 
二等奖
初一级
初一(21)班 刘   丹    初一(02)班 刘美莲    初一(36)班 刘  丹
初一(24)班 于   蕾    初一(31)班 叶浩梅    初一(16)班 黄龙丹
 
初二级
初二(02)班 罗少华   初二(09)班 黄桂花    初二(19)班 魏艳梅
初二(23)班 尹红梅   初二(34)班 梁张军    初二(37)班  
 
初三级
初三(26)班 刘会云   初三(21)班 郑科静    初三(33)班 余宝存
初三(34)班 柯三进   初三(05)班 张冉冉    初三(22)班  
 
高中级
高一(02)班 李一航
 
三等奖
初一级
初一(44)班 杨堪华   初一(26)班覃小凡    初一(14)班 金保源
初一(23)班 姚  琦   初一(35)班丁艳君    初一(03)班 周  丽
初一(15)班 关国萍   初一(38)班陈红英 
 
初二级
初二(11)班 沈兰芳   初二(14)班 廖秋晖    初二(17)班 邱元达       
初二(26)班 王振林   初二(32)班 赵青秀    初二(33)班         
初二(35)班 吴春江   初二(39)班    
 
初三级
初三(18)班 李亚生    初三(09)班 李慧琳    初三(28)班 田姗姗
初三(08)班 苏小琴    初三(07)班 陈文荟    初三(13)班 严庆芳
初三(14)班 刘晓婷    初三(01)班 石夏燕
 
高中级
高一(03)班 陈世东    高一(04)班 方土花
 
 
 
 
 
附:一等奖文章选登
 
心灵“陪护”,陪出阳光灿烂
 
初一(11)班主任 王德军
 
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生活的自主性,因为自立性格能使他们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这已经是教育常识了,我深以为然。但自去年九月开始担任初一(11)班主任后,一个孩子的转变历程让我对这个道理有了新的理解。在学生自立前也需要心灵“陪护”,尤其是后进生在转变过程中,更需要老师、同学在心灵上陪同。
记得是上学期第四周,我正在班级做反馈表,李登峰(化名)跑过来用恳求的语气和眼光看着我说:老师,你能把我这一周的德育分少扣几分吗?我说:“你能告诉我原因吗?”他说:“你别问,行吗?”我当时想拒绝,但转念一想可能其中有些“门道”,于是对他点点头,说:“老师考虑一下,晚上答复你,好吗?”
下课后,我给李登峰的妈妈打了一个电话说了这件事,他妈妈顿时就在电话里哭了起来,好久心情才平静下来,对我说:“老师,澄峰是怕爸爸打他,因为上周他的德育总评为差,他爸爸把他锁在房间里用皮带狠狠地教训他,并说这周要是再评为差的话,还要打他。
第二天,我请李登峰妈妈到学校来,详细地询问了他在小学的情况,结果比我担心的还要严重,李登峰在小学时很调皮,总是被其他小朋友告状,老师每次都狠狠地批评他,后来他对老师、学校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感,不愿意去学校,甚至逃学。因为这些事,他总是遭到爸爸的打骂。李妈妈说:“登峰后来就自我封闭,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当别人惹到他时,他会非常激动地予以反击,所以他很爱打架,是同学和老师心目中的‘坏学生’”。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开始思考用什么灵丹妙药去“医治”李登峰。他调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自我封闭,不愿意和人交流;可怕的是他认定自己是个“差生”,已经“无药可救”了。为了能与他更好的交流,我从他最关心的德育分入手。第二天,我对刘澄峰说:老师不能给你加德育分,但是我可以先借给你5分,你以后还我10分,你看行吗?他沉思了很久,说:“行!”我接着对他说:“登峰,不管你借分干什么,有一点可以看出,你非常在意自己的德育分数,很想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只是控制不住自己,总是违犯纪律,对吗?”他一个劲地点头,说:“是的,老师。”我接着说:“只要你想进步,老师就会帮你,如果你有困难克服不了,你要告诉我,包括德育分的问题,我以后还可以先借给你。”他疑惑地看着我,轻轻地点点头,一脸的茫然。
看到他不那么戒备,我开始我的“攻心计划”了。在随后的一篇周记中,他写下了借德育分这件事,很短,全文不足300字,但看得出来,他已经尽力写了。我在周记的评语中写道:“登峰,从军训开始,我就喜欢你,喜欢你开心时灿烂的笑容,憨厚可爱……那一次的评语,我写了整整一篇半。第二周,周记收上来的时候,李登峰在上面一句话:”老师,谢谢您,我很想做好,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做!”面对他的困惑,我找到他说:“老师给你买了一个笔记本,希望你可以每天把自己做得好的事情和需要改进的事情写下来,我每天晚上在办公室等你,我们一起努力吧!”这一措施颇有孔子的“吾日三省吾生”的味道了,从一个多学期施行的结果来看,效果还真是不错!
我欣喜地看到李登峰的内心有所变化,还需乘热打铁。我认识到,刘登峰等后进同学的转化,不仅需要老师的关注、陪护,班级所有同学都应该参与,形成宽松和谐氛围,如果能让同学们在这件事上群策群力,岂不更好!于是利用拟定班级口号的机会,我在班级进行了一次发动,让所有同学认识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我们班最后拟定了一个响亮的班级口号:“我们一起努力,我们共同进步!”随后,我们班开展了给后进同学选“专家”的活动,我挑选其中最优秀的朱子淇、符晓等作为李登峰的同桌,对他的学习、纪律进行帮助。一段时间过后,李登峰很少向我“借德育分”了。
俗话说:“要想让一块地不至于荒芜,最好的方法是在它上边种上庄稼。”我想,该给李登峰找些事做了,我先后让他检查班级校牌佩戴情况,每天向我汇报,还发挥他的特长,推荐他参加学校足球队,鼓励他带领班级同学踢足球,和其它班级同学比赛等。
经过一个学期的“陪伴”,李登峰的情况有了较大好转,他纪律进步非常大,学习认真不少,虽然基础还是不好,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最难能可贵的是,每天脸上都挂满了灿烂的笑容。教我们班语文的梁老师总问我:“你给李登峰吃了什么‘药’,让他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我说:“心灵陪护”。
李登峰的事让我明白,爱心可以使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灵;用理解、宽容之心,可以为自己赢得教育的良机,体现爱的智慧;“心灵陪护”可以避免学生在“洗心革面”时的孤独,可以在学生无助时给他们注入无穷的力量,可以真切地帮助孩子们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避免他们因为不知所措而停下前进的步伐;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心灵陪护”,让所有同学知道团结互助的重要性。李镇西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爱,也不一定就有了教育”。对学生,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爱的智慧,“心灵陪护”就是爱学生爱出了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教育无不是从影响学生的心灵开始的。”李镇西也说:“要用心灵去撼动学生的心灵。”在培才校园,需要“心灵陪护”的决不止一个李登峰,这些“非富即贵”的孩子,他们的心灵是善良的,也是脆弱的,需要老师、家长、社会的呵护,更需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氛围,在他们迷茫时给予“陪伴”,“陪”是为了“不陪”而做准备,“陪”是为了帮他们平稳度过“心理断乳期”,巩固教育效果。
“心灵陪护”,陪出爱心,陪出智慧,陪出阳光灿烂!
 
让爱随行
 
初二(29)班主任 于晓静
 
巴特尔曾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是的,爱如一缕阳光,纵然在寒冷的冬天依然温暖如春;爱如一泓清泉,纵然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诚如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说:“教育之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之没有水。没有水,不成其池塘,没有爱,不成其教育。”我想这即是教育真谛所在吧。
一年多来为人师表,在讲坛上不断地演绎着自己的教育故事,但许多都已随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淡忘,可也有一些如同树根般深深扎在我的心上。虽不曾惊天动地,但却历历在目,感悟至深,是值得我一辈子回味的人生财富。
那是我们班一个性格冲动却很重情义的男生,班里的学生喜欢叫他阿威。阿威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没事喜欢在校园里到处闲逛惹事,为此我不知道批评了他多少次,可每一次他都没有改掉这个毛病。直到上学期我们班上有三名同学因到初一寻衅惹事而被学校进行转学处理的纪律处分,这三人之中就有这个阿威。
事情的经过在此就不细说了。我记得当学校宣布了对他们的纪律处分后,这个阿威一下子再也威不起来了。整整一天我都没有看他抬起过头,在自己的位置上就那样坐着,那神情就像是一只受伤的羔羊一般无助。我也曾试着安慰他,可每当看到他那躲闪的眼神,无数次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恰巧那晚德育处组织学生在操场观看电影,没想到那个晚上竟成了我们感情交流的窗口。那天,当我组织好全班学生坐好看电影后,我却发现阿威不见了。操场的学生那么多,天又那么黑,真的很难从人群中找出他。于是,我抱着一丝希望不停地环视着操场。突然,我看到操场边的石阶上坐着一个学生,那熟悉而落寞的背影就是阿威!掩不住喜悦的我一下子跑了过去,果然真的是他!我默默地坐在了阿威的旁边,他惊讶地抬起头来看着我,我发现这个平时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眼中竟然有泪水。刚开始我们谁都没有做声,看着操场涌动的学生,听着电影里的声音,就那样安静的坐着。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突然开口对我说:“老师,我那么不听话,还喜欢惹事,你说我是不是没希望了,是一个烂苹果呢?”听了这番话,我的心被刺痛了。这个孩子的家庭环境有些特殊,父母因为一些原因都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他,而他也从不和身边的人交流感情,所以成了现在这个样子。面对这样一个内心脆弱外表却又故意装的强大的孩子,我必须让他能彻底相信我,也相信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想起了一个故事,便对他说:“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吗?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欠的。有的人缺欠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多咬了他一口。”听了我的叙述,他有些半信半疑的问我:“老师,你说的是真的?你说我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而不是烂苹果?”“是的。”见他的话语中有一丝希望,我不失时机的引导他:“你是上帝喜欢的苹果,并不是上帝的弃儿,我想上帝肯定不希望他所喜欢的苹果就这么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听了我的话,他再次沉默了,许久都没有再说话,而那一刻,我却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无助。我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希望能给他些安慰。慢慢地他放开了自己感情的闸门,说出了憋在心里的话。他说:“老师,我真的不想走,真的不想走……我舍不得这个班级,舍不得这些朋友,舍不得你,还有那么多老师。老师,我真的知道错了,以后我一定会改的,你说的话我一定都听,不再惹你生气,不再让你替我操心。”哽咽着说完这些话后,他竟趴到了我的腿上哭了起来。听到这个从不表达自己感情的孩子一下子说了这么多话,敏感的我不知自己哪根神经被触动了,不经意间任泪水在脸上肆意的流淌。那一刻,皎洁的月光下,一师一生虽无言却胜过千言万语。
后来学校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重新回到了班级中,我很庆幸,现在的他虽然偶尔还会犯一些错误,但要比以前懂事听话,也贴心多了。我经常会鼓励他说:“阿威,你们组值日很认真;阿威,你们宿舍又拿到了文明舍;阿威,你考勤做得很负责。总之一句话,你办事,我放心!”
我想这可能是我当教师以来话说得最少但教育效果最好的一次吧,对学生的教育,有时可能不需要过多的言语,需要的仅仅是一份真爱。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教育,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关于人的思考》一书里,我认识了一种开在草原上的紫色的小花。要有温和的阳光沐浴,湿润的清风吹拂,它才会悄然开放,使得空气中奇香弥漫。可是,一旦灼热的阳光照到它的花瓣上,它就立即闭合起来。多么神奇的小花!我想,假如小花是孩子的心,我就永远要做温和的阳光和湿润的清风!
 
用爱心赢得尊敬
 
高一(6)班主任   韦明珠
 
来到一中培才,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很“荣幸”地担任了高一(6)班的班主任,这是高一年级的普通班,所谓普通,不仅是因为学生们的成绩,更因为他们的纪律。凭借以往任教普通班的经验,我知道接受这个班之后意味着什么,所以一开始我就产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但是,有些事,不是你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我无法选择学生,选择班级,我只好选择接受,选择尽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目前的状况。
 兰飞(化名),一个无法用印象中的词语来形容的学生,他行为散漫但头脑聪明,他表面坚强但内心脆弱,他圆滑老练但不失可爱,他诸多借口但态度诚恳,他看似腼腆害羞实则脾气暴躁……总之,没有一个合适的词语能够形容这个学生的性格,他是一个让人头疼又让人喜欢的学生。
与他交手,始于高中新学期的开学典礼。那天早上,当所有的同学都在操场上聆听学校领导的讲话,他却借故肚子疼赖在床上不肯起来。“岂有此理,开学第一天就这样,岂不是不把我这个班主任放在眼里?如果我不给他点颜色看看,又怎么指望他以后能服服帖帖,言听计从?”我心里想着,双腿就不由自主的往他宿舍迈去。在路上,我就想,我必须严厉点,一定要镇住他,要用严厉的面孔、严厉的批评、严厉的惩罚来使他折服。一到宿舍,火冒三丈的我就对他一顿狠狠地训斥。没想到,他不但不服气,还理直气壮地顶撞我,当时我就被气哭了,感到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和耻辱。这件事之后,我对他冷若冰霜。而他上课也不听我讲课,还经常变着花样给我捣乱,导致我在上课时总是发脾气,而对于我的大发雷霆,他根本就无动于衷,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他每天都给我繁忙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比如,卫生检查时,他故意把一堆垃圾放在教室里,影响我们班的评分;上课前与同学打闹,引发真正的“战争”;用雷州话辱骂老师和同学……当时,我对这个学生既恨之入骨,又无计可施。在他的多次“挑衅”下,我只好“搬救兵”,找来他的家长。他的家长也是“棍棒下出孝子”的典型,他见到兰飞之后,直接抽出皮带,当着部分同学的面,在教学楼下狠狠地鞭打了兰飞。晚上,兰飞带着伤痕来到我办公室,他没说话,但是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出了他对我的仇恨。我也预感到在接下来的相处过程中,我们的关系会很僵。
可后来的故事却改变了他,更醒悟了我。一次周记,我惊讶地在他周记中发现了这句话:“试着用爱去感化别人吧,要知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把这篇周记读了很多很多遍,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一篇周记惊醒了总想给学生“下马威”的我,该是我好好反省的时候了。我决定找兰飞好好的谈一谈。那天晚读前,我和这个我一直讨厌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和颜悦色的谈话,这是我第一次非常亲切地和他说话。在谈话中,我首先向他道歉,听了我的话,他有些不自在,又好像有点受宠若惊,一改往日那副蛮横的样子,向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保证以后认真学习。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在学习上确实很努力,再加上他的聪明头脑,使得他在期中考试的时候成绩进入班级前十名。我“趁机”给予他更多的关爱、鼓励和赞赏,而我与他的关系也慢慢和谐融洽起来。
他的那篇周记被我留了下来,它时刻鞭策着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时时提醒我:最“可恶”的学生也有他可爱的一面,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灵动的个体,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我们做老师的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去尊重和热爱自己的学生。
古人言:使人畏之,不如使人服之;使人服之,不如使人信之;使人信之,不如使人乐之。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有时班主任的一句话会影响、激励学生一辈子,使其积极向上,催其奋进。对于类似兰飞这样的学生我们既要找到契机,更要给予他更多的关爱、更多的鼓励、更多的赞赏,人人都需要赞扬,圣人也不例外,更何况是思想并不成熟的孩子呢?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耕耘得好,收获会更好。
如今,我坚信一句话,没有不能被爱融化的冰山。教师,只有真心地爱你的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别急,我正用心聆听
        
初一(32)班主任 朱雪盈
 
    教育者,除了有“老师”这一称呼外,还常赢得“演说家”的美誉。之所以会被称为“演说家”,是因为老师们总能把一条条道理通过伶俐的口齿一一表达、娓娓道来,不断地灌输给学生。其实,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循循善诱是必要的,但如果只是单方面的灌输,学生表面服从,但事后往往重犯的几率高;何不改成双方的交流,尝试把“话筒”递给学生,让他们也发表自己的想法,或许真的会让我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艺是我们班的热心分子,对于班级的工作十分上心。只要是涉及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你都可以见到他忙前忙后的身影。但不知道为什么,这学期一开学,小艺变沉默了,不再为班级的工作热心,上课无精打采,自习课屡屡违纪,而且性格也变得暴躁,会无故地对同学甚至家长大发雷霆。我尝试一开始对他予以十分“给力”的责备,但发现每次责备他的时候,他都沉默不语,而每次谈话结束后,他都并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在一次他再次与同学发生冲突之后,我静下心来,决定这次把“发言权”移交给他。
    来到办公室的小艺,如往常般沉静,耷拉着的脑袋似乎在等待着我一如既往的说教。我忍住火气,低声问道:“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与同学发生冲突吗?”他没说话,以无声应对着我的发问。“要不这样吧,今天老师需要你的帮忙,因为老师丢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想请你帮我找一找。”小艺终于抬起头,好奇地看着我。我见他有反应,便接着说道,“我丢了一个好学生,他叫小艺,这学期他似乎出走了,班级里少了他的欢笑和热心,这让大家很不习惯。你和他比较熟悉,你知道他现在人在哪里吗?要不,你把他的电话给我,我给他打去。”这时的小艺,居然抬起头说“好啊,我把他的号码给您,您现在就打过去哦。”接着让我意外的是,他居然报出的是我的手机号码,并把我的手机拿起来说,“老师,您快打啊,他正等着接电话呢。”顿时,我感到这个孩子真的是愿意和我沟通。我灵机一动,拿起了办公室的电话打通了自己的手机,开始了我们这场“特别”的对话。
    对话中,我感觉到话筒那边的,正是我们上学期认识的乖巧懂事的小艺。尽管只是隔着几张办公桌,我却有种遥不可及的感觉。他告诉我,一直成绩都不算优秀的他,这学期里家长对他的学习成绩更为关注,而对他平时对班级的热情并没有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尤其让他感觉到似乎每件事都要与成绩挂钩,父母还经常拿他与好友的孩子一起比较,因此他讨厌父母的这种做法。而回到学校,看到大家都在努力学习,而且成绩提升得很快;与此同时自己却弄不懂学习方法,付出了时间却见不到成效,于是便排斥与同学的快乐交往,更宁愿自己呆在角落......
听了小艺的心里话,我顿感愧疚。原来,一开始我并没有及时关注到他的思想动态,而是一味地认为这孩子的叛逆期过早到来,除了责备并没有给予他坦露自己心声的机会。于是,我对着话筒的另一头说到“小艺,老师很想你,感谢你这次的心扉敞开,你回到我们身边,让老师帮助你好吗?”电话的那一头,我看到了小艺坚定的首肯。
接下来的时间,我约见了小艺的父母,并把小艺的情况和他们做了交流。还选了班里一部分成绩优秀而且开朗活泼的同学经常帮助他。上学期热心积极的小艺再一次出现在我们大家的面前了。
通过这个事件,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老师这一“演说家”,真的不能仅仅把道理源源不断地灌输给学生。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更应该充当的是“聆听者”的角色。当我们面对孩子的顽皮的时候,面对他们的令人费解的言行的时候,面对一些我们多次责备却无济于事的学生的时候,让我们暂且平静自己的心情,把“发言权”转交给学生,告诉他们:“别急,我正用心聆听。”
 
 
当爱成为一种要求……
王晓焕
 
步入师范学校的大门,老师讲的第一节课就是爱的教育,成为一名教师必备的素质就是爱,否则何以爱人。真正走上教师岗位的时候,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却让我满腔热情的爱在不知不觉中有点变质了。面对那些捣蛋鬼时,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去改变他们,在条条框框中让他们变得方方正正,在自以为这是一种爱的时候,其实我已经在这种爱里面掺杂了很多杂质,准确的说是种种要求,硬性的要求。是“爱”让我和他们越来越远离。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还是要感谢我班的那个“捣蛋鬼”。
自从班级走了一个“魔头”后,我班就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了,在这个纷纷攘攘的年代里,“武林大会”就成为必要的手段选举新的“老大”,几位同学争先恐后,在班级一展自己有多么的“嚣张”,最后“夺冠”的是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我们就简称——他吧。比起上一届的老大,他并不是什么很坏的人物,大事不犯,免得给自己带来麻烦,这是一个聪明的老大吧!但是小错不断。比如今天不请假就可以不去做操,上课偷跑去小卖部,上课小憩一会,下课疯打,作业不写完啊等等。对于这种情况无论怎么样去教导,都无效。在他的世界里,没有“老师”这个概念,每次的批评、表扬,他都一言不发,好像和他一点关系没有,他的父母特别地善解人意,对于孩子的教育也下了很大功夫,给予我很多的支持,但是在他的身上就是无法产生作用。连续一周多的时间,我这个忙到很少翻书的班主任,在凌晨一两点钟的时候还在翻阅书籍,查看名师大家是如何应对问题学生的,向其他人讨教如何引导学生的。经过整合,我“搞”出了一套自以为很完美的方案:冷战。简单的说就是把他晾在一边,先不要理,等到犯错到一定程度时,累积起来进行教育。一个星期,我都忍着不去说,那几位同学也更加的肆无忌惮的跟随老大,着急的同时居然我会暗自窃喜,心想:掉入我的圈套了吧!在一个周日的晚上,正好我坐班,要求学生七点到校,可是他呢迟到。我就借机给他一张纸,和他说:“自己看看吧!”,又把《学生手册》给了他,满以为他会流露出害怕的神情,可你永远都想不到,他居然说:“你想怎么样吧!”我忍了一周的怒气,一触即发,大声的呵斥“你什么态度?我没见过哪个犯错误的同学像你这个样子!我看你是不想在这个学校继续下去了,那就交给学校处置你!”“随便!”当时真是气死我了,我随即就给他家长打电话说了他的问题,说着说着我像个孩子似的委屈的哭了,表现出自己懦弱的一面在家长的面前,听到这样,家长很是安慰很是理解的说一定会好好教育的。放下电话,在他的面前痛陈了自己的辛苦,自己作为班主任承受的压力,好像一直以来的眼泪全部发泄在他的身上了。他听了之后,居然也哭了,说了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话:“你说你委屈,你难过,你伤心,那你呢?是不是有考虑过我心里真正想什么,是不是了解我真正需要什么,你总是每天走进教室说这不干净,那不干净,这节课表现不好,那科作业不完成的,我知道你辛苦,我看得到,我不是瞎子,你要求这个要求那个,要求我们达到你想要的样子,我反驳一句,你就会有一百句等着我,你有认真听过我的想法没?你什么都是对的吗?我什么都是错的吗?我做不到你要的,你就发脾气,发起脾气来你一句也听不进去我说的,你说你爱我们,但是你的爱让我喘息不了,你又知道吗?”听了这番话,我真的是傻了,呆呆的站在那里,好像眼泪都停止在面部,一切都安静了,半天缓过来,我迈着僵硬的步子走回办公室,一下就瘫在凳子上,脑子一片凌乱,一向以优秀要求自己的我,现在却无法说出一句可以回答他的话。整整两节课我都没离开过办公室,一直在想我真的做错了吗?为什么在他的心里我是这个样子?
下了晚自修,回到宿舍,但是我却久久不能入睡,脑海里都是他和我说的话,想着他泪流满面,怎能睡着。冷静下来,反思着自己的错误,是啊,我是一个强势的老师,每次他要和我解释的时候,刚说一句为他错误辩解的话,我就会快速的说出批评的话语不让他继续说了。是啊,每次走进教室,都是生硬的面孔对着我的孩子们,为了让他们达到我的目标,就一直要求他们努力去做这个,做那个。我的爱就这样的充满了要求,要求成了习惯,习惯成了他的反感。立刻从床上爬起来,给他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对于自己的错误,我主动道歉,并表示在理解他的基础上我会重新改变自己的做法。第二天我就让同学转交给他,我知道凭他的个性,我们都不是感性的人,肯定不会回复我的。果真如此,但听同学说,他看了我给他的信了。在一节自习课上,其他同学都在认真的做作业,只有他在画画,画了一个很丑的人,我悄悄地走到他的身边,将他的画拿起,说了一句“签上名,送给我吧”,以前他理都不会理,那时他居然马上拿过去笑呵呵的签了名,递到我手上。也许我们真的是“臭味相同”,不会那么感性的交谈吧!我默然接受了他的心意,我看懂了他的心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已经有所收敛了,我看到了改变,看到了进步。那之后,在对待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上,我更多的是情感教育,情感交流,少了那些无谓的吼叫,少了简单粗糙的教育方式了。这,都得感谢他!
当我和我的孩子们更加地懂得如何爱彼此,当我的工作一天天渐入佳境时,我想起有位名师曾说过这一段话: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学生幸福的引路人。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最亲切,最智慧,最伟大的形象。可是往往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为人师者的急于求成,高标准让我们对爱的把握失去了方向,爱的尺度也过于单一,当爱不再单纯,掺杂了急切,渗透着“要求”的影子时,那这种爱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负担,一种隔阂。让我们永远记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话:“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觉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悲伤和快乐,了解孩子们的心灵。”
 
信任,让你我心灵相通
 
 ——记一次教育心得
初二(15)班主任 董小雪
 
“打一个谜语:谁的脸,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董老师呗!”其他孩子异口同声的回答。
检查宿舍的时候,从窗边经过,偶尔听到学生私底下流传的这个笑话,我一下子惊呆了。但转念一想,又何尝不是呢?刚才还是“阳光灿烂”,学生一犯错,马上变成“电闪雷鸣”。其实我也知道,“电闪雷鸣”未必有足够的威慑力,可事到临头,还是压不住火。多少次因孩子们不听话而横眉冷对,多少次因学生没完成作业而大动肝火,多少次因纪律差而大发雷霆,以至破坏了上课情绪。但谁又知道,这么多“多少次”背后,是无尽的后悔、苦恼——毕竟他们还是孩子,我怎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呢?可每当孩子们再犯时,我所有的反省都抛之脑后,又会重蹈覆辙。如此恶性循环,学生和我都陷入了痛苦之中。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终于改掉了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
让我尝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的契机,便是最令我头疼的出操。
我班学生上课间操不积极,每次下课后都很拖拉。一旦到了要做课间操时我就忍不住暴跳如雷,但仍然无济于事,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不下去。我为此伤透了脑筋。
那一天,我照例回到班上来抓那些没有上课间操的,我发现,我班的体育委员竟然也是其中之一。
我强压怒火,决定从他入手,开始我的“实验”。
我叫所有人都出去,却只留下了体育委员。因为我知道,这个孩子,只是在学习上有些懒惰,但其他表现都很好,聪明,会说话,深受同学欢迎, “知道为什么我只留下你吗?”
“我知道,因为我是体育委员,如果我都不去做操,那其他更不会去了,我没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你看,其实道理你都懂,我还没说什么,你自己就已经把自己的错误分析的头头是道。那你为什么偏偏要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呢?
于是我用信任的眼光看着他:“我相信你今天没有去,肯定有你的原因,我也不再追究,只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我相信,作为体育委员,以你的能力你是可以很好地管理好咱们班的各项体育活动的,”我顿了顿,等他抬起头来,我直视着他的眼睛继续说道:“所以从明天开始课间操我不会再去看,由你来组织。”
他显然惊呆了。没想到老师会对他这么信任。
第二天课间操我没有到操场去,但却躲在楼上看他们做操的情况。我欣慰地看到,体育委员正在组织他们排好队列,比往常我去大吼大叫的效果还要好。
趁热打铁,下了操我就在班里公开表扬他和全班同学。“今天,我因为有事情没有下去看操,心里一直很担心。没想到检查老师跟我反映说,今天咱们班的表现特别好。还特意赞扬了体育委员的组织能力,说咱们班是‘藏龙卧虎’。”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我继续提高了嗓门说:“我们来到学校,学习的不仅是书本的知识,更是要学会如何管理自己。我相信,咱们班人才济济,又有这么负责的班干部,只要大家互相配合,这点做操的事情,谁敢说做不到一流?!”
未等我说完,大家就齐齐地鼓起掌来。
接下来,我继续躲在楼上查看,但私底下,我一面先对他管理能力的进步表示肯定,另一面又会旁敲侧击地指导他一些管理的技巧。如果看到有个别同学不听指挥,我在指正这些不听话的孩子的时候,还特意避开他。班会里有意无意的,我会借机会表扬他,帮他树立威信……就这样,我班的课间操质量越来越好,他也越来越有信心。最终,我甚至终于可以真地不用实地看操,学生也能达到自我管理的效果了!
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那之后,我的教育方式也慢慢由狂风暴雨,转为了春风细雨。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而这一切的奥妙就在于——信任,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信任,足以创造教育的奇迹!
 
找回真正的自信
 
初三(16)班主任 彭锦凤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事”,有时候,他们不愿在他人面前,尤其是老师面前表现真实的自己,为自己带上一层厚厚的保护罩。
班里有个特别多话并且喜欢大声讲话的孩子,课堂上他喜欢贫嘴。自习课上,他还有个不良习惯,喜欢在大家都安静学习的时候提出要去洗手间,每每我问及他为什么下课不去的时候,他便会故意提高声调说:“老师,我下课要睡觉,所以上课去。”他这一说,大家都被打扰了,有些人笑起来,有些人评论两句。一次晚自习时,他“故技重施”,我把他叫出来,问他:“为什么去洗手间,老师问你话,你却要如此高声地回答,好像生怕同学不知道你一样?”在走廊上,他依然想提高声调:“因为我妈对我说话大声,所以我也习惯大声,否则听不见。”他笑嘻嘻地,好像满不在乎。最开始接触他的时候,我觉得他这样的回答令人很生气,好像故意在气人一样。
但是我渐渐发现,其实他是一个内心自卑的人,他很在意他的成绩,但是他喜欢口头上说,“我都不在乎这些鬼东西,最讨厌学习。”每每同学问及他成绩的时候,他在同学面前表现得一点都不在意,还要不断说他之前一点都不复习。细细一想,他在老师面前贫嘴是希望引起老师更多的关注,他在同学面前装作不在乎,不努力是害怕别人说他努力却没考好,是个差生。
猜到了他的“心事”,我决定采取一些行动为他树立信心。
一、做一个出色的“领头狮”。
去年,十一月我校迎来了第二届体育节,每个班都为了出场节目苦思冥想。我班文娱委员想了个好点子:舞狮子。在确定舞狮的人选时,我想到了他。他家在湛江坡头,从小就接触这种传统表演,且他活跃好动,这个任务非常适合他。在与他交流后,他十分乐意地接下了这个任务。我们利用了两三天的时间紧张地准备,他非常重视出场时的效果,在最后一个晚上,他还特意留得晚些,和其他同学一起练习。体育节中,我们班的出场式获得年级第5名的好成绩。于是在班会上,我大力表扬他。虽然班会上,他“口是心非”地说着:“我就只是随便舞一下而已。”但我可以感觉到他非常高兴,因为他的努力赢得了大家的肯定。
二、寻找机会表扬
他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主要的原因是他没有找到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我从我所教的英语科入手。知道他比较害怕学习牛津教材,因为这套教材难度较大,所以我比较关注他的进步。当我发现他有一点点进步,我就立即当面表扬他,并请家长也表扬他。有时候,他稍有退步,我便会稍稍“批评”他:“你这次怎么没拿到满分啊?以你的能力怎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渐渐地,他感觉到其实无需通过在老师们面前说反话或大声讲话,也会得到老师的关注,他没有以前那么“活跃”了,默默地学起来。
前苏联举重冠军瓦西里•亚历山耶夫有这样一句名言:“在举起杠铃之前,我必须在精神上把它举起来。”根据行为科学的研究,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是对自己的肯定,所以自信对于每个人都极其重要。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尤其是常常被人忽视的所谓的“中等生”,一个人的自信增强,成功的机率就会提高,一点一点的进步与自信心的增加很快会形成良性循环——老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长处,激发学生找到相信自己的原动力,使其能接受自己,肯定自己,在此基础上加以引领,相信自己可能会更好,拥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并且能加以尝试。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