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孩子不幸福的根源:“别人家的孩子”

作者:   摄影:   发布人:吴东梅   来源:转载其他   发布日期:2017-10-12   点击量:13817   手机模式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关注的重点会从最初单纯的“健康快乐地成长”,转移到学业、成就等方面。繁重的学业压力和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孩子们越成长越“不幸福”了,与父母最初所期望的“健康快乐地成长”背道而驰。自然,父母绝不可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幸福,但一些做法上有失偏颇,却可能导致子女教养中的不良效果,并在孩子心中种下不幸福的种子。

小七想从幸福感理论出发,谈谈导致孩子越来越不幸福的根源。尽管幸福感与基因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天生乐观开朗的孩子主观幸福感更高,但幸福感也受到其他后天因素的影响。因而,家长在子女教养过程中的一些行为,同样会影响孩子的幸福体验。首当其冲的,孩子间不恰当的比较,会让您的孩子幸福感降低。

幸福感的比较理论,在子女教养中最通俗的诠释就是,家长动不动拿“别人家的孩子”来说事。小七有位好朋友,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总是自信不足、主观幸福感也偏低。在了解了她的“童年阴影”后,小七才明白,原来这是一个深受“别人家的孩子”之苦的姑娘!她家中有个在英国读完博士并定居下来的表兄,从小就是她的“榜样”。尽管她也十分优秀,并已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但不管自己如何努力、如何优秀,总会比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差了那么一点儿,所以她总是感觉很压抑。

从理论角度分析,人们的幸福感不仅取决于个体自身的情况,而且依赖于相关的其他人的情况。即,当自己的情况优于别人时,个体幸福感就会提升;反之,当自己的情况不如别人时,个体幸福感就降低,甚至会感到不幸福。而长期比较下的“失意”,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伤害是很大的。

父母总认为,给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有助于激励他们进步和帮助他们成长。但殊不知,长期比较中的挫败感,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从小在“别人家的孩子”阴影下成长的孩子,被剥夺了自己优于他人的体验,他们向来体验到的都是自己不如别人,打压了主观幸福感受,从而成为不那么幸福的人。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应该扬长避短,让孩子能多体验自己优于别人的感受,建立自信和幸福感。而一味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打压”自家孩子,则是盲目要求孩子取长补短,或以自己的缺点跟别人的优点比较,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永远不会有优于他人的“高峰体验”。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