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同学间的相互欺负是个很普遍的现象。所有的孩子一定在校园里曾经遭受过同学的欺负,并且,他也可能欺负过别的孩子。当这种同学间的欺负持续时间较长(固定的一些孩子反复欺负某一个孩子)、或造成了明显的心理和肉体的创伤,这时才被家长或老师所发现,则变成了“校园欺凌”。校园中孩子之间的欺负现象,不可能杜绝。这是孩子之间的小社会中的摩擦。但是,孩子间的欺凌,我们却可以想办法避免。因此,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让孩子:不去欺负人;减少被欺负;避免被欺凌。
02
校园里的孩子,他们之间组成了一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是我们成年人大社会的翻版。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可能存在摩擦与矛盾的。在他们这个小社会中,摩擦与矛盾一样普遍存在。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不同的是,由于成年人能预估很多事的后果,面对摩擦与矛盾,采取行动较为理性;而孩子们由于对事情的后果认识不足,所以,往往显得鲁莽。换句话说,孩子们组成的小社会中,孩子处理他们之间的摩擦矛盾更接近动物的本能,所以,有时造成的伤害会很大。
在孩子们的小社会中,与成人的关系,他们划分的很清楚,他们并没有把家长或老师算在内。在他们这个小社会,学校老师被视为是警察,必要的时候,才会与之联系;家长则被视为经济物质基础。仅此而已。他们这个小社会有他们自己的规则,当然,这些规则大多与成人的社会类似。但是,他们的社会,对大人是排斥的。所以,孩子们很少在我们面前提他们之间的事,这些事也很难被我们所知。我们不能忽视这个小社会。
03
孩子每天沉浸在他们的小社会中。但是,奇怪的是,我们大人却完全忽视了这个小社会。甚至,我们都不承认有这样的一个小社会存在。孩子被欺负甚至被欺凌,是发生在这个小社会之中的。家长只要对他所在的这个小社会稍作关注,就有帮助孩子减少被欺负,避免被欺凌。具体可以尝试一下以下作法。
1.了解孩子的小社会关系:每天问一下孩子同学间的事情。尽量多的认识孩子的同学,朋友。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或“敌人”。
2.帮助孩子改善他在小社会的人际关系:
Ø 尽量多的参加孩子的班级体的亲子活动——参加班级的亲子活动,是很重要的。
Ø 多找机会邀请孩子的朋友或同学到家中来做客。——提升孩子在“小社会”中的地位。
Ø 当孩子把朋友带到家里来时,友善并尊重孩子的朋友,并为他们提供帮助。——帮助孩子增进同学关系,提升孩子在同学中的正面形象。
这些,能增强孩子与同伴交往的信心,让他从容正面的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并且,当孩子与同学间发生矛盾时,你可以及时知道,并积极介入调解。至少一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反复欺负,上升到欺凌,自己还混然不知。
很多的欺凌案件的发生,其实都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酝酿”和“演进”的。家长是有足够的时间预防的。
04
通常,孩子在遭到同伴的欺负之后,都不敢、不愿意告诉家长或老师,刻意的隐瞒。
其一,孩子认为,这是他们这个小社会的事情,告诉大人,大人会给他惹麻烦,令他在这个小社会中难堪,从而受到更大的排挤与欺负。
其二,孩子认为,大人帮不了他,大人对他们小社会的事从不关心。
其三,过于害怕,缺乏自信,甚至担心父母也会遭到欺负。
如果反复的遭受到欺负,而没有向任何的大人求助,就会演变成欺凌。时常鼓励孩子遭到欺负,要勇于告诉大人,是避免遭受欺凌的最有效手段,没有之一。
所以,我们一定要经常鼓励孩子:如果感到被欺负,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告诉爸爸妈妈,并且勇于告诉老师。让孩子知道,当受到委屈及时告知父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我们可以常对孩子说:“孩子,当你觉得受委屈,被欺负时,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但是,请注意,你只需要强调“孩子告知父母”这个行为是正确的。而千万不要跟他强调,告诉爸爸妈妈之后,爸爸会帮他报复那人,或帮他找老师,或帮他找对方家长。有时候,孩子可能正因为怕你有这些反应,而隐瞒不报。
05
当知道孩子遭到欺负时,可能有的家长会第一时间跑到学校去,责问老师与学校,然后把对方家长招来理论,相信我,这样只能让事件更糟糕。
1.请冷静。作为父母,当得知孩子被欺负时,情绪通常很难控制。但还是要控制,冷静。
2.与孩子的老师合作。把老师看成是一个合作者,而不是第一责任对象。处理孩子之间的事,你太需要老师的帮助了,获得老师的支持,老师会给你提供很多的方便。
3.解铃还需要系铃人。进入孩子的小社会,直接与当事的孩子谈一谈。先了解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先化解孩子间的恩怨,先确保下一回不再发生这事。如果责任在对方孩子,借助老师来惩戒;如果有赔偿责任的问题,再找对方家长担责吧。——顺序不要乱。
孩子一生中会经历许多学校,会遇到许多老师,会际遇无数同学,但孩子一生中,只有一位爸爸、一位妈妈。爸爸妈妈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爸爸妈妈是有办法让自己的孩子:不去欺负人;减少被欺负;避免被欺凌。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其实并不是那些教子良策,而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