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习惯决定命运,有远见的父母这样做,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作者:素心芊凝   摄影:   发布人:梁汝琪   来源:转载其他   发布日期:2021-12-19   点击量:5494   手机模式

前不久,13岁上大学、17岁读研,却因生活不能自理被劝退的“神童”魏永康因病离世,年仅38岁。母亲痛哭,说是自己害了他。

 

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闺蜜14岁的女儿从小奔走于各种兴趣班,为节省时间,闺蜜一手包办孩子的生活起居。现在已上初中的孩子从不做家务,作业拖拉,不懂感恩,亲子关系紧张。

 

其实,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父母也要尽快成长,带孩子尽早养成这几个好习惯,将来的他一定会感谢现在的你。

微信图片_1.gif

教孩子清扫整理

懂得秩序,改变自我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每个人房间的模样,就是内心的一个投射。

 

从小带孩子一起扫屋洗衣,整理物品,可以让孩子学会舍弃,懂得秩序,做事有条不紊。

 

一个杂乱不堪的家庭,难以养出有秩序、有条理的孩子。

 

其实我们早有《朱子家训》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的先人典范,无论大人或者孩子,都可以从先人的智慧中掌握精髓,成为一生受用的宝藏。

 

清扫整理,可以说是最接地气、成本最低,而且可以让你短时间内获得改变的一门技能。

2.gif

和孩子一起做饭

自食其力,善待自己

 

常跟孩子一起做饭,享受一步一步有序的操作过程,品尝劳动成果,潜移默化下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算是最治愈的劳动了。

 

学会做饭,是一项必备的生活技能,也是提高孩子动手和统筹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以促进亲子互动,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家人一起做饭,其乐融融,无论多么烦躁的情绪,多么沉重的压力,都可以在精致的美食中获得治愈。

 

教会孩子做饭,便是教会他如何学着自给自足、独立生活。

 

在未来漫长的日子里,他可以自食其力,善待自己,不负生命。

 微信图片_333.gif

陪孩子一起阅读

饱读诗书,智慧一生

一个人想要拥有智慧,最快的方法就是阅读别人的经验积累,一个爱读书的人可以打破所有的自身限制,成就智慧一生。

 

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没有阅读能力,在任何学科中想取得好成绩都非常困难。

 

父母爱读书,家里有一定的图书储备,创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从孩子的兴趣入手,亲子共读,等孩子真正投入其中,读书自然就成了习惯,坚持下来,将成为生命的珍藏。

 

作家毛姆曾说:“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如给你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来阅读呢?

微信4.gif

带孩子一起运动

身心健康,不怕挫折

 

有效的运动可以提高抗挫能力,强健体魄,让人精力充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事半功倍。

 

学会运动,热爱运动,能够给到孩子的绝不仅仅是在体育测试中取得好成绩,更多的还有积极的心理状态、韧性坚强的生活态度,以及“千金难买”的健康身体。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快乐的生活,要用健康的身体去享受;幸福的感觉,要用健康的心态去体会。

 

适当的运动能有效促进身心健康,创造更好的生活。

 55.gif

带孩子田间劳作

回归自然,热爱劳动

 

在农耕文明时代,古人常常“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人与自然紧密相连,关系融洽。

 

在如今的电子时代,如果能经常带孩子到田间劳作,感受季节的变化规律,享受从耕种到收获的乐趣,是宅在家里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神奇。

 

霍启刚和夫人郭晶晶,带孩子去田间插秧,让孩子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这种教子方法获得网友点赞。

 

带孩子多体验田间生活,可以让孩子懂得劳动的意义 ,带孩子参与农耕,了解农时,学会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生活,也可以避免养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惰性。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参与田间劳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馈赠, 回归精神家园。

 

人是被习惯塑造的,优异的成绩来源于良好的习惯,而非一时的行动,而习惯的养成,更多来源于家庭教育。家庭永远是教育的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

 

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榜样。好习惯养出好品质,当孩子能够懂得取舍,知道感恩;能够独立自主,勤奋努力;懂得善待自己,自我管理,那么他的优秀已然彰显。

 

当然,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远见的家长们,请给孩子足够的成长时间。

 

耐心一点,坚持陪伴,回报给你的必然是孩子的一生幸福。

 

(转自中国教育报)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