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快,众行远”,为提升我市心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工作,5月6日下午,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在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成功开展了以“以赛促教,共研共享”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专题讲座、主题分享的形式,聚焦赛教融合、AI技术应用、心理课堂新路径、针对中小学生的哀伤辅导、区域化经验推动本土心育创新等热点议题,吸引了全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共赴这场心理人的盛宴。
1.专题讲座:从“为赛而练”到“以赛促教” 赛教融合视角下青年心理教师备赛路径
佛山市顺德区梁开初级中学心理教师林丽斯老师,结合自身参赛经验,剖析教学竞赛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推动作用。她提出的“赛教融合四转化”模式和“三阶三环三步走”的备赛实战路径,辨明了赛与教的关系,为备赛提供了新思路。
林老师指出,青年教师应以赛为镜,通过竞赛反哺教学实践,优化教学设计、课堂互动及学生心理需求分析能力,这些宝贵的经验为青年教师指明了成长方向。
2、主题分享:在暗夜中点亮萤火----哀伤辅导学习中的反思与觉醒
湛江市第二十五小学的郭晓春老师以哀伤辅导为主题,结合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案例,通过分析哀伤的类型、儿童青少年的哀伤反应特点等,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处理哀伤痛苦,走出丧失之痛。她强调,心理教师需以“萤火般的温暖”提供支持,陪伴学生直面哀伤,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重构生命意义。
3、主题分享:解码AI时代的心理教学创新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刘倩倩老师,以国家的教育技术发展政策为导向,为我们展示了AI工具在图片处理、视频剪辑和心理课堂的情境创设等方面的实践应用。她提出,心理教师应善用技术但不过度依赖,合理运用AI工具实现高效课堂与深度情感联结的平衡。
4、主题分享:心理课堂新路径:从预设到生成,实现深度联结——周隽工作坊分享
霞山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黄美玲老师,分享了心理课堂的新路径。她通过剖析心理课堂的理念、联结内涵、课堂的设计考量、方法策略和4F的动态引导,倡导教师深入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现实需求,捕捉课堂即时生成的情感与问题,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打造有温度、有呼吸、有链接的心理课堂。
5、主题分享:“他山之石”赋能本土心育——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的区域经验转化与实践创新
湛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的杨贤娣老师,系统地梳理了珠三角等地区的先进心育模式与湛江本土实践的融合路径。以“他山之石”为镜,以赛促研协同发展,逐步让心理人从简单的“心理老师”成为“学校的心理学家”,推动湛江市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稳步发展。
本次教研活动立足教师实际需求,既有跨区域经验共享,又具本土化创新思考,尤其在赛教融合、AI技术应用、生成性课堂设计等方面为心理教学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推进心育工作的建设与发展,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筑牢师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