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
Image 1

承千年精粹 筑如歌童梦

——我校小学部成功举办2025年六一文艺晚会

作者:黄钰坤 审稿:叶茵婷   摄影:郁德贤   发布人:陈昕波   发布日期:2025-06-24   点击量:164

槐花飘香的五月诗意未央,阳光灿烂的六月童梦启航。在这属于孩子们的节日里,我校隆重举行"承千年精粹 筑如歌童梦"六一文艺晚会,以艺术为舟,载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驶向童心深处。  

1.JPG

开场

2郑建忠校长致辞.JPG

郑建忠校长致辞

郑建忠校长寄语全体学子:"愿你们永远保持这份赤子之心,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在现代文明的启迪下,成长为兼具民族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少年!"  

全校合奏《点亮梦想》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5)班同学们的手指在聚光灯下翩然起舞,时而如麦浪翻滚,时而似谷穗低垂。他们用灵动的手势解码农耕文明,让节约粮食的种子在稚嫩的心田生根发芽。指导老师郑彩云、李思思将传统美德融入现代舞蹈,赢得阵阵掌声。  

图5.JPG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吟诵声起,舞台瞬间化作《采薇》中的古道边关。小演员们以童声重塑千年乡愁,让风雪归途的执念与春日折柳的柔情在朗诵中交织。杨柳菲老师指导的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令在场观众无不动容。  

图6.JPG

《爷爷的手工茶》以舞步勾勒制茶工序:摊青时的轻抚,杀青时的翻飞,揉捻时的圆转。叶茵婷老师编排的祖孙互动场景,让传统技艺的温度在舞台上弥漫,茶香里沉淀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代代相传的亲情密码。  

图7.JPG

五(3)班同学的小品《时间都去哪儿了》以幽默风趣的表演,展现时光飞逝中的变化。他们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和巧妙的道具运用,让观众在笑声中思考时间的珍贵,感悟亲情的温暖。

图8.JPG

当花式篮球《龙麟少年篮球志》的音乐响起,操场瞬间化作活力赛场。篮球在少年们指尖旋转跳跃,划出自信的弧线。叶茵婷、余海绿老师指导的这套融合街舞元素的篮球操,展现着培才学子力与美的完美平衡。  

图9.JPG

顺笛社团一曲《一路生花》,笛孔中飞出的不仅是音符,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指导老师吴双精心编排的合奏,让清越笛声化作梦想的翅膀,带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念,飞向远方。  

图10.JPG

英语话剧《花木兰》掀起晚会高潮。学生们用地道英语重新诠释"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经典故事,陈玮老师巧妙融入京剧唱段,让中西文化在舞台上碰撞出绚烂火花。  

图11.JPG

五(4)班《体检预警》健康小品以夸张诙谐的表演,生动展现不良生活习惯带来的健康隐患。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醒大家重视用眼卫生、保持正确坐姿,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图12.JPG

三(5)班《少年健康Disco》创新融合方言说唱与京剧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动感十足的节奏配合改编的校歌,展现当代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  

图13.JPG

孩子们用清澈童声重新演绎《声声慢》与《住在心里的人》。悠扬的旋律配合童声演绎的韵味,为古老诗词注入新鲜活力,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图14.JPG

五(2)班通过情景剧《坏习惯清除计划》,生动展现改正坏习惯的过程。同学们以夸张的表演和巧妙的剧情设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递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图15.JPG

当徐佳媛老师带领教师团队演绎《爱乐之城》时,三尺讲台上的严谨化作舞台上的优雅。每一个旋转都诉说着教育的执着,每一次托举都象征着知识的传承,展现着培才教师的多彩风姿。  

今天的歌声会飘散,但艺术的种子已深植;舞台的灯光会熄灭,但梦想的光芒永存。这场融合诗词、茶艺、民乐、非遗等传统文化元素的视听盛宴,正是我校"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让我们期待,在这片沃土上,更多童心绽放如歌!  




粤公网安备 44080202000084号   粤ICP备 09150882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2440800661534122Y   进入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