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不以爱的名义绑架儿童

作者:   摄影:   发布人: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5-31   点击量:13766   手机模式
不以爱的名义绑架儿童
张秀超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与生俱来、毋庸置疑的。可是当这沉甸甸的爱换来的是孩子日渐疏离的态度,大人苦恼,孩子痛苦时,父母们有没有想过: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爱?孩子就像种子,适宜的爱就是恰到好处的阳光雨露,哺育他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如今,中国的许多家庭存在着过度保护、过高期待、过分控制、过于放任的现象,父母该如何把握爱的尺度呢?
父母要一点:不要过度保护,让孩子独立尝试
孩子的发展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被呵护娇宠的孩子,事事都有人为他做好,往往失去了自己发展的机会。容易出现动作发展不协调、身体弱、语言发展迟缓等问题。班里曾经有一个小男孩,三岁了还不会说话,经检查不是器质性问题,后来发现原来是家人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不需要开口用手一指,他的要求就立即得到满足;而且父母工作忙,很少与孩子用语言进行情感交流,使孩子失去了学习语言的机会。
过度保护让孩子能力低下,心里也会自卑、退缩,长此以往对孩子的发展非常不利。父母要做的就是一点,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去做。做得慢、做得不对都不要着急,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生长的能力,只要家长放手,孩子就会从依赖家长转变为依靠自己。在独立做事情的过程中,孩子会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建立自主自信。
尊重生长的规律:不要过高期待,让孩子顺其自然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学不完的文化课,开发智力、培养情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学很关键,中学很重要,大学读重点……孩子身上承载了各种各样的期待,父母们主动或被动地卷入拼孩子的浪潮。于是,一个个本该充满童真和快乐的孩子被父母的期待压得喘不过气来,疲惫、焦虑,还在上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厌学。孩子们因为担心达不到父母的标准而遭受责罚,不敢去尝试新鲜事物,缺乏好奇、探究的品质。
孩子就像种子,他们遵循自己的生长规律,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过高期待、揠苗助长只会折损他们的生命力,不待花开,便已凋谢。有研究显示,过早识字的孩子丧失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笔者在对幼儿的观察中发现,识字量大的孩子在阅读绘本时会直接去读字,不太关注画面;而不识字的孩子则会仔细读图,观察细节,寻找画面之间的联系,推断故事情节的发展。孩子在读图时发展的审美能力、寻找细节时发展的观察能力、创编故事时发展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在这个特定的阶段收获的宝贵财富。
父母要尊重孩子,对孩子的能力有客观的认识,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横向比较,多进行纵向比较,对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和肯定。父母要无条件地关心孩子,不要附带价值的筹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包容、被接纳的,从而能够轻松、无负担地成长。
把自由还给孩子:不要过分控制,让孩子主动生长
 很多父母喜欢控制孩子,潜意识里喜欢听话的孩子,习惯用命令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喜欢为孩子规划好一切。殊不知孩子习惯了在命令下行动,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失去了先动脑再行动的能力。
爱孩子,就要给他自由。蒙台梭利认为只有在自由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才会选择,而选择是心智建构的过程。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不会选择的孩子有两种表现:一是无所事事地晃来晃去;二是频繁地更换自己的活动内容。因为他们习惯了听指令做事情,渐渐地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旦有机会自己选择时,反倒茫然无措,最终成为一个没有目标、缺乏主见的人。
在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让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比如,自己选择要购买的学习用品、图书,搭配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参与家庭旅游计划的讨论。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对孩子来说绝对是值得骄傲的成长。
给孩子理性的爱:不要过于放任,让孩子健康成长
与高控制相对的另一种教育方式是过于放任
 “我的孩子就是要自由、快乐发展。要睡懒觉,不想去幼儿园。好,宝贝放心睡吧!
发脾气摔东西,摔吧,摔坏了再买新的,把气撒出来就好了!
放任型的父母接受孩子所有的情绪和行为。这种教育看起来是包容,其实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儿童由于年龄小,并不能很好地判断行为的界限,他们所依据的标准便是来自家长的反应。如果任何行为都被接受,孩子就会变得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体谅别人的感受,凡事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这就是所谓的公主病王子病。这些孩子在和同龄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任性、霸道不受欢迎甚至遭到排挤。这让孩子既渴望交往又没有办法,从而变得苦恼、自卑。
父母需要明白的是自由不等于放任,接受孩子的情绪不等于认同孩子的行为。家长要事先和孩子讨论,共同制定规则,明确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对于确定的规则,家长要坚持底线,不能因为孩子哭闹撒娇而妥协。对于孩子摔东西、打人等情绪反应,家长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情绪,但不接受无礼的行为。教会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轨迹。现在他们幼小需要依靠父母而生存,父母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们适宜的爱,关心、平等、尊重,不以的名义绑架孩子,陪伴他们一起慢慢长大。(作者单位:北京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