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孩子,我究竟该如何爱你

作者:   摄影:   发布人: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1-20   点击量:14101   手机模式

 

孩子,我究竟该如何爱你
 编者按:今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给孩子适宜的爱”,希望聚焦并纠正目前幼儿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过度保护、过高期待、过分控制、过于放任等问题。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小编邀请知名家庭教育研究者、园长、教师和家长分享育儿理念和故事,引导和帮助读者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理性把握爱的“温度”和“尺度”。
    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父母心中无棍棒是件比手中无棍棒更重要的事。
    严厉教育是危险教育
                       ■尹建莉
    近年来,有人把“虎妈”“狼爸”式的严厉教育当作中国传统教育来炒作,这除了给中国传统教育抹黑,坑一小部分糊涂家长、伤害一部分孩子外,对人类进步没有任何正面贡献。
    所谓“严厉教育”,是指以打骂、惩罚和羞辱为主要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强制性改造的一种行为。虽然目标指向是好的,希望孩子做得更好,但由于它不尊重儿童,不体恤儿童身心发育特点,不符合人性,实际上并无教育要素,只具有破坏力。
    我见过一个4岁的孩子,父母都是高学历者,奶奶曾是单位主管会计,也很能干,且非常爱干净。家长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因为吃手的问题和孩子纠缠不清。据家长讲,最初阻止孩子吃手,采用的是讲道理,告诉孩子手很脏,不能吃,他们感觉一岁半的孩子能听懂了,但孩子一如既往。发现讲道理没用,就来硬的,采用打手的办法,轻打不起作用,就狠狠打,但这只能起一小会儿作用,孩子一停止哭泣,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又把手伸进嘴里。
    后来,负责照看孩子的奶奶拿出缝衣针,只要孩子的小手一放进嘴里,就用针扎一下,并把针挂到墙上,故意让孩子看到,但这也不能吓住孩子。后来家长还采用过给孩子手上抹辣椒水、每天24小时戴手套等各种办法,可是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并且越来越严重。听家长说,孩子还特别爱发脾气,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可以连续号哭两小时,甚至会用头猛烈撞墙,全然不知疼痛和危险。
    这个孩子的遭遇,让我震惊于家长的无知和残忍。孩子吃手是多么正常的一种现象,婴幼儿最初是用嘴来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小手又是离他最近、唯一能让他自主支配的东西,所以吃手几乎是所有孩子的本能,根本不需要也不应该制止。到他可以动用自己的其他感知器官认识世界时,自然就不吃手了,就像人学会走路后,自然就不愿意爬了。
    我相信,家长的主观愿望一定是好的,也许他们比一般的家长更希望孩子成长得完美,所以对于吃手这样一件小事也难以容忍,更何况从他们的陈述中我还了解到,在吃饭、睡觉、玩耍等几乎所有的生活小事上,家长都同样严格要求孩子。
    意大利医学博士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常常在无意中阻碍了儿童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他们的终身畸形负责。我们很难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生硬和粗暴,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尽可能温和地对待儿童,避免粗暴。教育的真正准备是研究自己。  
    教育学和心理学对于严厉教育所带来的损害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了,但时至今日,人们对严厉教育的破坏性仍然没有警觉。
    现在,棍棒教育的支持者动不动就用“中国传统教育”来说事,这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歪曲和糟蹋。 
    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父母不仅应该放下手中的棍棒,更要放下心中的棍棒,心中无棍棒是件比手中无棍棒更重要的事。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育,总是最美、最动人的,对孩子也最有影响力。(作者系家庭教育研究者)
    爱孩子,不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如果我们这样做,恰恰就是不会爱孩子。
    无条件地爱你的孩子
    ■边玉芳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爱恰恰成了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爱孩子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能力。作为父母,该如何“正确”地爱孩子呢?该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呢?
    无条件地爱你的孩子。什么样的孩子才可爱?在这个问题上只有一个答案:什么样的孩子都可爱,父母都要爱!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孩子,能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给孩子挑战困难的勇气,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比如自信、乐观。
    此处的无条件接纳是指,父母对孩子传达的爱、关注、支持和激励,是不附加任何外在条件的。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很爱孩子,但他们表现出来的方式却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是有附加条件的,如很多父母常常把“只有”“只要”“如果”等句式挂在嘴边,说“你只要听话,爸爸妈妈就爱你”……这样的表达方式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是带有条件的,只有条件满足才会爱他。
    爱孩子,不等于接纳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对“人”和“行为”做出区分。爱孩子,不等于无条件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接纳的是孩子这个“人”,而非孩子的这些“行为”。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父母一定要明确:不要指责孩子个人或个性,而是指责不恰当的行为。也就是说,不是孩子坏或笨,而是行为不恰当,做到“就事论事”。 
    孩子两岁以后进入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表现出一些不恰当行为:对人不礼貌,大喊大叫,故意损坏物品,打其他小朋友……家长要旗帜鲜明地告诉孩子,这些行为是不对的,甚至可以在不损害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下给予惩罚,但在惩罚时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爱你的,惩罚你是因为你的某一个具体行为不恰当。
    爱孩子,是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爱孩子,不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如果我们这样做,恰恰就是不会爱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切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糖果实验”:米切尔在一所幼儿园选出50名4岁左右的儿童,将他们带到一间空房子里并告诉他们,他会给每人一粒糖,然后出去一下,如果他回来时,有人没吃掉这粒糖,就会再获得一粒。结果,只有1/3的小朋友坚持没有吃这粒糖。这个实验一直跟踪到孩子们长大,后来发现,延迟吃糖的孩子的数学和语文成绩要比其他孩子高出20分,而且自立能力、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也均明显强于其他孩子。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很重要。延迟满足能力指的是人们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间表现出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我们不能孩子一有需要就马上满足,尤其对孩子的不合理需求,更不能轻易满足。
    爱孩子是一种能力,我们要爱子有道,爱子有度。读懂孩子、了解孩子,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进行教育,才是真正爱孩子。(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
    从小立下正确行为的规矩,让孩子懂得是非标准。
    规矩更是爱
    ■谢军
    孩子是家庭中最可爱的天使,宠爱孩子,是家长最本真的情感表露。不过,在宠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孩子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的羽翼呵护,独立走向社会。因此,家长不仅要宠爱孩子,更要把孩子培养成有着良好习惯、懂规矩的社会人。
    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是孩子最不喜欢的人。其实,我们娘俩之间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不过是因为我这个当妈的没有像家里其他人那样事事顺着她,在一些事情上要求她有规矩不得任性,令小丫头感觉妈妈“变坏”了。
    曾经,小家伙的脑袋瓜里一出现什么吃喝玩乐的好主意,跟家人提出要求时,总是先看看我,因为小人儿知道,通常与她相关的大事小情妈妈发话才算拍板。可是,当我与孩子商量守规矩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之后,每每女儿有什么小心思时就会先瞟我一眼,然后扬着小脸去问爸爸、姥爷和姥姥。其中的原因嘛,不说大家也猜得到,孩子不喜欢受到规矩的约束,对妈妈的管教心里不服气,通过行动示威呢。
    我们母女俩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吃和玩的时间问题上。当小家伙没有遵守约定,故意延长某种游戏时间时,我这个当妈的需要板起脸来扮演一下“恶人”。或者当小家伙在不恰当的时候提出吃东西,也会因为妈妈扮演“拦路虎”令小人儿不能如愿。
    就说那天晚上的事情吧,幼儿园老师因为女儿表现好,奖励了她一块糖。女儿像得了宝贝一样,乐颠颠把糖带回家炫耀。当晚,小家伙画画、弹琴、下棋玩得不亦乐乎,直到八点多才突然想起吃糖的事来。
    “妞儿,一会儿该睡觉了,现在不能吃糖,明天再吃好吗?”对于女儿的要求,我又是第一个站出来说不的那个“恶人”。
    看到爸爸、姥爷和姥姥都没反对,小家伙坚持马上要吃糖。旁人继续保持沉默,我这个当妈的呢,也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不行。几个回合下来,女儿渐渐控制不住情绪了,大眼睛一眨,委屈地挤出几滴眼泪来。那晚,事情的结果是其他三个人禁不住孩子眼泪的攻击,用晚上吃糖后一定要刷牙的说法,令孩子如愿把糖塞到嘴里。
    类似的“小纠纷”在孩子和大人之间经常发生,通常小丫头会采取撒娇耍赖的方式表达抗议,过几天就又把不愉快的事情忘到脑后了。有时孩子也会因为我影响到她吃喝玩乐的自由,而采取冷战的态度予以反击。
    孩子一天天长大,可喜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抗磨合”,孩子言行举止当中很多好的规矩和健康生活习惯慢慢建立起来了。通过一次次平等的对话交流,女儿比以前更容易沟通了,也懂得心平气和摆事实讲道理了。
    小孩子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阶段,最初的行为标准会影响到他们一生。好习惯和坏毛病从小养成都比较容易,要从小立下正确行为的规矩,让孩子懂得是非标准。
    立规矩,不容易。正因为好习惯来之不易,立规矩,更是爱。(作者系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