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凝智慧,探讨出真知
作者:
发布日期:2011-12-14
 
 
交流凝智慧,探讨出真知
 
 ——记湛江一中培才学校2011年德育工作研讨会
 
 
2011128晚,我校德育处在学术报告厅举行2011年德育工作研讨会。会议由德育处陈晓君副主任主持,德育处、各年级组及全体班主任等学校德育管理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郑建忠校长亲临会场进行了指导。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难点,许多班主任为此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仍常感困惑不已。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无疑是为班主任们打开了一扇智慧之门。
会上安排了八位在问题学生教育与转化上成绩突出的优秀班主任发言,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陈雪萍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赏识教育法转化问题学生的成功案例;李春燕老师谈了从搭建心灵的桥梁入手教育学生;于蕾老师从树信心、巧激励、善疏导、常鞭策四个方面分析了一个问题学生的转化案例;陈晓红老师介绍了对后进生进行正向关怀和共情理解的尝试及取得的效果;贺婷老师讲述了运用“心理补偿机制”转化后进生的技巧;方土花老师谈了攻心术在转化问题学生中的运用;韦明珠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在转化问题学生中的误区,引起了班主任们的深刻反思;黄小琳级组长介绍了初二年级组后进生教育转化的“四部曲”。德育处陈茂林主任发表了“再谈问题学生转化的方法与策略”的讲话,结合我校办学四年多来的德育工作实际,从理性的角度阐述了学生本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因素等方面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最后,郑建忠校长为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发言,提出希望班主任们在德育工作中常交流、善反思,探讨总结出适用于本校本班的科学教育方法,结合实际再创佳绩。
班主任们对本次专题研讨会反响热烈,深受启发,颇为受益。“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切中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不但丰富了班主任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更提升了班主任以教育理论指导班级管理工作的观念,有力地促进我校班主任队伍从经验型向专业型成长,深化了我校班主任在岗培训工作。
 
温馨提示:“研讨会剪影”后附有本次研讨会交流论文。
 
 
 
 
 
 
 
 
德育处陈晓君副主任主持会议
 
 
陈雪萍老师发言
 
 
李春燕老师发言
 
 
于蕾老师谈发言
 
 
陈晓红老师发言
 
 
贺婷老师发言
 
 
方土花老师发言
 
 
韦明珠老师发言
   
 
黄小琳级组长介绍年级组工作
 
 
 德育处陈茂林主任谈“问题学生转化的方法与策略”
 
 
郑建忠校长总结发言 
  
 
 
探讨交流 增长智慧 
 
 
 
  
再谈问题学生转化的方法与策略
 
湛江一中培才学校德育处主任 陈茂林
 
前 言
问题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一直是困扰学校和教师工作的一个难题。寻找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探索问题学生转化的方法,制定问题学生转化的策略,促进问题学生又快又好的转化。下面从学校即宏观层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供大家参考。
一、问题在学生 责任在社会
    众所周知,问题学生的产生,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本人认为,问题学生的产生,表象在学生,责任在社会,根本在家庭与学校。因此,要想转化问题学生,教师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认真弄清问题学生产生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并达到转化问题学生的目的。问题学生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成长的代价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说明问题学生的产生有着客观的原因。另一方面,学生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根本不可能独善其身。然而,大家都生活在同样的社会里,为什么只有少数学生变成问题学生呢?答案是显然的,问题学生的产生正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弱点与社会纷繁复杂的不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换言之,问题学生的产生,既是个体的也是群体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可以说,问题学生的产生本生就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社会负出的代价。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由于许多家长不懂教育,或因教育方法不当,没有做好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许多家长因忙于工作而没有时间顾及孩子,没有尽到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更有个别家长甚至做了孩子的反面教员。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许多家长没有经营好第一课堂,家庭冲突不断,甚至妻离子散,孩子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家。有的家长家庭经营得“很好”,有权有钱,多了金钱少了时间,多了财富少了亲情,多了物质少了精神,在众多问题学生中,条件较好家庭中产生问题学生的比例不在少数。
(三)学校教育的滞后
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勿庸讳言,许多问题学生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学校的教育与管理滞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所致;另一方面,学校各种规章制度没有得到正确的贯彻和落实,许多工作只是走走过场、应付了事;再一方面,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知识水平、工作失误等,也是导致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很显然,当学生的思想、行为、生理、心理出现偏差需要得到学校及时有效的帮助时,而学校和教师的帮助却没有及时跟进,这必然导致问题学生的产生。
(四)社会环境的纷扰
社会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绝不亚于家庭和学校教育。社会是个“万花筒”,网络把世界变成地球村,各种不健康信息充满视野; 社区文化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与家庭、学校教育脱节;各种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中负面东西的渲染;社会现实中许多不合理现象与阴暗面的存在,这些必然给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正所谓:学生在学校五天的千教万教,不如学生出校后社会对学生一天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学校的教育有时显得苍白和无力,甚至是尴尬与无赖。
   二、主动出击,防患未然
导致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问题在明处,原因在暗处。因此,教师要想转化问题学生,除了掌握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还须讲究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和策略。方法不当徒劳无功,策略得当,事半功倍。在充分掌握问题学生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转化方法和策略。本人认为,教师转化问题学生最好的方法和策略莫过于主动出击,防患于未然。
(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奠定成长基石
千教万教,教会做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成人,后成才是学校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该始终坚持不出、少出问题学生的工作原则,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班主任应该始终把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放在班级工作的突出位置,以此为中心,把班级的各项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健康人格的内涵很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含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教师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奠定学生成长的基石。
1、正确的是非观念;
2、科学的人生观;
3、认真负责的生活、学习态度;
4、热情、开朗、团结、友善的人际关系;
5、宽容、大方、奋发向上的良好心态;
6、爱心、孝心、感恩之心。
要完成如此众多的工作,教师必须有一套完整、科学的计划,并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夯实家庭教育基础,建设幸福家庭
家庭教育既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又是孩子的终生教育。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家庭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然而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满足学校理想中的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常会出现教师不但要教育学生,还要说服家长,教育学生容易,改变家长困难的尴尬局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家庭的实际,努力培植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夯实家庭教育的基础,只有家庭与学校通力合作,才能实现教育的最大效益。为此,教师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认真了解学生家长与家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的给家长必要和及时的指导;
2、尊重家长,多肯定孩子的优点和成绩,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本质都是好的,努力取得家长的信任;
3、理解家长的难处,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工作,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教别人的孩子容易,教自己孩子难,设身处地为家长考虑,换位思考;
4、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交流,讨论,充分挖掘双向反馈表的功能,努力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5、送教到家,定期给家长推荐能够促进家庭教育的资料和信息;
6、积极开展有家长参加的班级活动,请成功的家长给学生作报告,提升家长在学生中的威望,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感情。
(三)修内功固本强基,创造教育的契机,
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重点在学校关键在教师。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教育能力和水平,是问题学生转化工作能否顺利完成最有力的保障。对此,我们大家都深有体会和心知肚明。然而,在转化问题学生的问题上,教师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外,还应该充分把握好教育的契机,等待机会,寻找机会,创造机会。只有积极主动出击,努力创造教育的契机,才能有效促进问题学生的迅速转化。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1、努力学习,开拓视野,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理论水平;
2、积极交流、讨论,集思广益;
3、善于思考、认真总结,推陈出新;
4、重视德育科研,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努力创造教育的契机。
(四)共创文明社区,构建快乐家园
毫不夸张地说:当前校园周边不利学生发展的因素是制约学生成长的一个瓶颈。如何在现实条件下,创建一个有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区环境,这需要教师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千万不要停留在等待、抱怨或叹息里。因此,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文明社区建设工作:
1、认真搞好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本身就是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校应该主动与校园周边单位联系,请进来、走出去,加强联系、增进感情求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3、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活动,为社区建设做应有的贡献,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及社会的进步。
总之,学校应该自觉组织学生积极投身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去,共同打造和谐文明社区,努力构建幸福快乐家园。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学生转化的基本思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查找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分清原因的类型:是自身的还是家庭的,是学校的还是社会的。若是自身的:那么是心理的,还是行为习惯的;是学习方面的,还是品德方面的;
2、制定相应的策略;
3、确定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最后强调一点,在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心理教育。通常情况下教师、家长比较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特别是学习成绩方面的表现,往往忽视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这必然会给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增添困难,甚至陷入困顿或带来逆效应。
以上是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思考,仅供参考。
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特别说明:全文中除有下划语句借鉴他文章且稍有修改,文中所有观点及论述均为本人原创。
 
 
 
  
后进生教育转化四步曲
 
初二年级副级长 黄小琳
 
在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有好学生相对就有后进生,这是不可否认的。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较严重的趋势,在初二年级表现尤为突出,若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发育正常,有品德不良行为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按类型划分,后进生主要有四类: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纪律差的后进生;学习成绩和纪律都差的“双差”后进生;学习或纪律时好时坏的准后进生。后进生人数虽少,而对班级的消极影响大,如果做不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级、年级、学校的正常秩序以及日常生活就会受到影响。
 转化后进生,首先要了解后进生,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从外因看,主要有家庭原因:有些家长素质不是很高,管理子女的学习状况仅局限于问是否做作业,主动来了解子女读书情况的不多;有的家长来校询问孩子生活上的情况,很主动向老师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更谈不上辅导子女的作业;有的家长对子女根本不关心,任由学校管理,有时子女做错事时,甚至责备学校,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和孩子一起欺骗老师,有些家庭父母离婚或不和谐导致孩子不想回家,并且故意做出让他们生气的举动,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女的学习,在学习中无动力、无压力、无监督,再加上学生自身的惰性,学习得不到巩固,成绩明显下降。社会的不良影响:目前,社会“拜金主义”触发的读书无用论和社会信息中的消极因素等影响了一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消极等待;社会上网吧等娱乐场所,对学生也产生负面影响。有学校教育的失误,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受“应试教育”的困扰,教学观念陈旧,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学法的指导,而初二时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并且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关键时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思维方式;有的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真指导学生,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对后进生缺乏爱心,甚至于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致使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从内因看,初中生社会阅历浅,知识经验少,是非能力差,意志薄弱,都很容易成为后进生接收消极影响的内部原因。针对这些,我们年级提出了对待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四步曲:
第一步:以爱心动其心。无数转化后进生的教育经验表明,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与大肚罗汉的宽容之心去对待后进生,与其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才能感化后进生。后进生在自己的成长的过程中,受排斥、被讽刺、遭冷眼的体验较多,他们内心更需要温暖,需要爱。班主任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去关心和爱护,让他们感悟到老师的爱心和期待,从而点燃起希望之火,自觉将教师的爱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教师所体现的爱要是一种公平的爱,不要让后进生觉得你对他的爱有点变味,说的话有点酸,例如我们有些老师与学生或家长谈话时很注意语言的艺术,如“你的孩子只是暂时落后”“见到孩子这样我很着急”“我想给您一个建议”等等,让学生与家长都知道你在爱他。
第二步:在第一步效果欠佳的情况下启动第二步,以理服其人。后进生除了具有一般学生的特点外,还有很多特殊之处,如自尊心特别强,思想、行为的情绪性色彩明显,意志和毅力薄弱,是非观念模糊,学习态度不端正等。作为后进生,他们自己也知道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但他们不一定清楚地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性质和危害,更难独自找到摆脱这种环境的方法。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决不能一概地因事论事作简单处理,要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去明察,分析根源,清楚性质,明白危害,改过自新。这里就要求教师必须以理服人,让学生对你的做法心服口服,虽然他没能一下子改过来,但至少他愿意接受你的教育。我们年级通常实行“约法三章”步步为营,让你罚他而没有怨言。
第三步:以智导其行。后进生形成原因复杂,可以说,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工作,它要求教师既要注重科学性,又要注重艺术性。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要利用教育机智,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经验教训,增强与诱因作斗争的抵抗力。我们年级里有一批老师都很爱学习,勤于思考,对后进生重点在于与其斗智斗勇,发现情况不急不躁,坐下来想想这件事的漏洞,怎样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的问题让学生防不胜防,冷静处理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步:软硬兼施。斗智斗勇后就要到班规、校规出场了,哄、吓、骗、诈样样都试一下。具体的做法是一些学生在我们反复的教育效果不明显后,我们假装放弃对他们的监管,当他们放错较大的时候,例如:抽烟、喝酒、带手机、打架、骂老师等等,我们就抓住不放,一定要处理他,这时学生分两种,一种是马上向你求情,这时就轮到我们年级长和班主任一唱一和的时候了。求情不怕,怕的是不求情。一求情就表现出很为难的样子把他的罪状摆出来说明我们是逼不得已的,是他逼得我们这样的。我在学生面前说了,一定要处分,没话可说了,他一般会说:“我下次不会这样了,行吗?”我就说:谁信你,你也不止保证一次了吧。你拿什么让我信你呀。他一般会说:我写保证书怎样。我会问:你写过几次保证书?有用吗?我先把他臭骂一顿然后轰他出去,让他先写保证书看看,处分是少不了的啦。到了晚上,我又找到他说本来处分是一定要的啦,但我不知你是不是很走运,遇到这样的班主任,老师愿意为你赌一把,因为老师相信你还不至于无可救药,但是老师还要在你的保证书上前面担保,如果你做不到我会连老师一起批评。然后我说那我说出去的话不能不算,处分是一定要的啦,但我愿意给老师一些赌注,你的处分我写了,但没填时间,时间什么填上就看你的表现了,表现好了,永远不填,表现不好,马上上报!一般他都会答应,但我们不能一劳永逸,还要时刻找他来看看这张处分条让他好长长记性。基本上这种方法能吓唬大部分学生,对于一些顽固分子确实不好使,但这些有大部分是家长也有问题的,例如家长管不了,家长没法管,家长太溺爱,家长有暴力倾向,最难的就是家长不相信老师,他相信孩子的话却总不相信老师的话,总觉得老师在针对他的孩子等等。对于这种不配合的家长我们也只能每天都发短信告知他孩子的情况,孩子的去向,让他觉得这样下去确实不是办法,只有选择和老师配合才是真道理或让他自己自动转学。
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吃的比猪差,干得比驴多。这句话用在班主任身上再适合不过了,但有一句话也请班主任记住:您是学生记得最久的人。后进生的转化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要放弃吧,他们总有一天会明白的!
 
 
 
 
 
 
健康人生,从心开始
 
——浅谈攻心术在转化问题学生中的运用
 
高二(4)班主任 方土花
 
一、引言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凭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把细腻的“钥匙”,开启人的心锁。
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懂得如何去爱学生,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更好地成人成才。因此在和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的沟通交流中,需要我们去读懂他们的心,把自己变成钥匙,去开启他们的心锁。问题学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心态发生了质变。转化问题学生的关键在于重塑学生的心态,让他们已经或将要偏离正常轨道的心回到正常的位置上。这需要我们读懂学生紧闭的心,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开启心锁,而攻心术的恰当运用在转化问题学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攻心术的基本概念
所谓攻心,就是利用心理战术来不战而胜。攻心的目的是驾驭人的思想,从思想上使其诚服,而非利用职权或是武力使其屈服。攻心的关键是根据不同对手的心理对症下药,从而达到你所想要的效果。攻心成功否,效果如何,只看你会下哪种,下的量有多少,性有多大。
三、在转化问题学生中常运用到的攻心术和心理效应
1)适时向学生敞开心扉,激起对方的说话欲望——让他人畅所欲言的攻心术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么一个场景:班主任在慷慨激昂,滔滔不绝地细数学生的不是,而被训的学生耸拉着头,一声不吭,任凭班主任如雨点般的训斥落在自己身上。而学生的一言不发则会让班主任误以为学生把自己的谆谆教导全盘吸收了。等到下一次同一个学生再犯同一个错误的时候,班主任会大发雷霆,再次怒斥学生,而学生还是保持沉默。
面对不愿说话的学生,班主任该怎样和他们沟通,让他们能够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呢?我们都知道,信任是沟通的基础,人只会向自己信任的人敞开心扉,无话不谈。所以,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班主任可以运用“让他人畅所欲言的攻心术”,即适时地向学生敞开心扉,和学生取得心灵上的共鸣,激起学生的说话欲望。那些不愿交流的学生犯错后,我们可以先把他们的错误暂时放下,把要批评他们的话暂时忍下,给他们来一个出其不意。我们可以谈谈自己类似的经历,就算没有也可以编造一个虚构的类似经历。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原来老师曾经犯过同样的错误,而且老师相信我,把我当自己人才会对我说他/她的经历。然后我们再适当表达出自己对他们行为的理解。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和我们拉近了心理距离,让学生开始信任我们。因为他们会认为,老师曾经和我多么的相似,我们都是同一类人,是自己人啊。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心理学上的“自己人效应”,及时向学生提出建议和要求了。这种效应表明,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关系良好,那么一方就更容易接受另一方的某些观点、立场,甚至对于对方提出的难为情的要求,拒绝起来都是困难的。所以,只要我们能让学生把我们当成自己人了,学生内心自然就会有倾诉的欲望了。
2)运用激将法,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好胜心和表现欲——让他人积极效力的攻心术
对于一些性格开朗心理素质过硬而又好强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能力不低,一旦认真起来也能把事情做得很好,但他们对于很多事情却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自控力不足,常常是小错不断,大错不犯。而当我们班主任批评他们的时候,他们的狡辩能力又会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的自尊心比较强,打心底里就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对于这样的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诚相待,磨破嘴皮,也许就是无法打动他们,这时如果我们改变策略,突然给他们一个强烈的反刺激,使用激将法,说不定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毕竟,这种类型的学生能经受得起反面的刺激,也能把这些刺激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而且一旦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偏差,一般方法很难将其扭转过来,所以我们可以尝试着用激将法,激起他们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好胜心和表现欲,也许我们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适度触碰痛处,消除学生心理障碍——让他人无法说不的攻心术
有这么一种学生,他们的家庭条件一般,不愿让别人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靠努力也有过辉煌的过去,只是后来所遇到的难题没那么容易解决了,而自己也有畏难情绪,于是逐渐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久而久之,就再也找不回优秀的感觉了,于是更加不愿挑战,不求上进,甚至被归入了问题学生的行列,而且也慢慢地习惯了自己差生的身份。这种类型的学生,很容易受他人影响,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人云亦云,在别人的潜移默化或挑唆刺激之下迷失自我,甘愿沉沦,不思进取。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也许会在最初怒其不争,苦口婆心之后若没看到期待中的蜕变也许就会放而任之了。
其实,这样的学生懂得的道理并不比我们少,只是长期的懒散倦怠让他们丧失了斗志,也忘记了自己曾经的优秀。所以,在和这样的学生独处的时候,我们可以怒其不争,但要带着真诚的关怀,让他们知道我们是真的在乎他们。然后挖掘他们内心深处不愿被别人提起的家庭因素和潜藏的心理障碍,点到为止、适度触碰他们的痛处,激醒他们想要重拾辉煌的斗志。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我们在触碰学生痛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度”和“量”,否则会适得其反。
4)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负债心理让学生回报更多——让他人知恩图报的攻心术                                                                                                              
中国古代讲究礼尚往来,其实是负债心理的表现。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负债心理可以使人们答应一些在没有接受恩惠时一定会拒绝的请求。
在和学生的相处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尤其是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他们比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关怀、鼓励和肯定。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主动帮他们一把。人类甚至动物都有这么一种本能,在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后,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回报别人的负债心理,一有机会,就会连本带利去报答,以达到心理和感情上的自由和平衡。这是人类社会中一个根深蒂固的社会准则。负债心理的威力在于,可以把对提出请求者的印象完全掩盖住,即使是一个陌生人,或者是一个不讨人喜欢或不受欢迎的人,如果先施予我们一点小小的恩惠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也会大大提高我们答应这个要求的可能。为什么负债心理有如此大的威力?关键在于一旦受惠于人,就会感觉亏欠了别人,如芒刺身,浑身不自在。必须回报,才能让自己的心理重压获得解放,让自己的心灵获得自由,才能心安理得地生活。因此,在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人的这种受了恩惠要回报的心理倾向,先主动自然地给予学生一些帮助、一点好处,那么他们对于我们提出的要求,就会很容易接受,并能认真去完成。另外,在我们提要求的时候,不妨巧用一下“冷热水”效应。一盆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如果先把手放入冷水里,再放到温水中,会感觉到温水很热;若先将手放进热水中,再放到温水里,就会感觉到温水很凉。同一盆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所以当我们要求学生完成一件有些勉强的事情(温水)之前,不妨用另一件更难的事情(冷水)做反衬,出于趋利避害、两难当中取其易的本能,他会痛快地接受我们想让他接受的事情,而且还会感谢我们不为难他。
四、结束语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我们不应该满足于学生表面上的毕恭毕敬、唯唯诺诺、口服心不服。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应时刻提醒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潜力成为金子的。也许有些学生的心门暂时紧闭,需要我们用心把自己变成“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锁。以心换心,才能换来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人生。
 
 
  
走出后进生教育转化的误区
 
高二(5)班主任 韦明珠
 
相信每个班级都存在所谓的后进生,作为班主任,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把这些后进生进行成功的教育和转化,但同时,大多数的老师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走进了误区,使得教育转化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使班级中的后进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首先要走出后进生教育转化的误区,才能对后进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转化。
一、教师在教育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出现纰漏
1、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在教育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急功近利,使得结果大相径庭。
可以说,所有的老师都不曾完全放弃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都曾有过一定要改造好他们,要让他们从学习进步中感受求知的快乐的决心,并怀着这种美好的愿望给他们加压和期待,问题是这种期待很可能是一种苛求。一旦愿望没能在短期内实现,再加上他们时有反弹的陋习刺激,教师们就很容易放弃。曾经看过两个故事:一位跳高运动员比赛落后时,教练就鼓动说:你只要多跳过2厘米,房子就到手了。美国跳水名将洛加斯带伤最后一跳时,教练激励他说:放心去跳完最后一次,然后你就可以回家吃你妈妈做的小馅饼了。结果前者失败后者成功。这正如我们教育后进生,如果一味地要求他们一下子就得到房子,而没有在意那最易得的小馅饼,结果只能是大相径庭。所以,作为班主任,或者作为科任老师,我们要明白,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在教育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而应该有计划有步骤的对他们进行转化。
2、教育转化后进生的理论支撑不足。理论知识的贫乏导致转化形式的单一、转化效果的孱弱。
扪心自问,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们对后进生真正了解多少?除了表象性的东西外,我们没有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没有对后进生做全面的调查研究,没有潜心研读有关教育改造后进生方面的书籍,没有分析形成他们学力基础薄弱和学习习惯不良的诸多原因,没有深入研讨后进生的心理障碍表现及矫治对策……我们许多教师热衷于对教材教法的钻研探讨,对改造后进生的办法却少有涉及,所有这些,非不能为,而是不愿为。比如,我们面对一个经常迟到的学生,在教育他的过程中,如果每次都运用同样地方法,大家可以想想会有什么效果呢?正因为理论支撑不足,转化形式的单一,使得我们在教育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导致转化效果的孱弱。
3、教师的课堂教学习惯对后进生造成影响。
(1)、教师在课堂中习惯性的遗忘后进生,过分注重目标教学,忽略后进生的利益,不给后进生展示的机会,布置作业实行“一刀切”等。
在课堂上,我们总会习惯性地将后进生遗忘。将后进生遗忘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习惯造成的,做教师的,都希望学生的回答是出色的,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如行云流水,一堂课下来,教师心里也感到舒畅;二是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很多教师都觉得,课堂上如果多照顾了后进生,教学任务往往就无法完成了。可我们哪里知道,正是因为这样的习惯性,使后进的学生越来越后进了。再加上长期以来我们奉行的是以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知识目标、形成能力、开发智力为目的的目标教学模式,又加上屈从于教学质量考核的压力,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扶持优良生,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择优汰劣上,厚此薄彼,亲疏分明。而一般教师的课堂教学预案,往往是针对班级中中等水平的学生设计的,因此,后进生在课堂上就没有了展示的机会。关于这一点,就是在大小不同的公开教学活动中我们也能看到相关的情景,在课堂上,总是几个优秀的学生为教师撑场面,总有好几个学生,整堂课他们就像听课的老师一样,他们是课堂教学的局外人。在布置课堂作业的时候,像设计课堂教学一样,教师一般也总是根据班级中等水平的学生设计的。而这样的作业设计,也最使后进生感到痛苦。说实在话,有些作业后进生真的是做不出来的。
这些教学习惯就直接导致后进生对教学方式方法接受不了,内容听不懂,练习做不来,最终厌学,而厌学又是学生变坏变差的肇端。殊不知,当我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于精英教育时,那是搞教育资源的不公正分配,是漠视弱势群体;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曾教出若干个优秀生的荣耀背后,又有多少心灵被埋没扭曲;一将功成万骨枯,当我们歧视性对待那些认为是永不可翻身的后进生时,我们是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的。  
4、教师对待后进生的态度和思想存在问题。
(1)、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态度迥异、待遇不公。平心而论,我们真心诚意、客观公正地对待过后进生吗?和他们说话的语气尽量做到和优良生一样吗?即便是提问,对优良生,我们的眼里充满期待、鼓励、赞许,而对后进生呢?往往是在看到他们在做小动作时,才猛然提他们一问,有时明摆着让他们出洋相,窘迫地下不了台,这难道不是心理惩罚吗?还有对于同样的错误,我们总是不问明是非就对他们妄加呵斥,而对优良生则睁一眼闭一眼。对待所有学生,我们并没有做到赏不遗远,罚不阿近。暂且不说在诸如评优等与荣誉利益沾边的事情上让后进生望之兴叹,就是最常见的编排位置这样的微小待遇上,也时常依据个人的喜恶,不计后进生高低近视与否,毫无商量地要么把他们放在最后,要么放在最前。放在最后图的是眼不见心不烦;放在最前,不是照顾,而是刻意把他们暴露在老师的眼皮底下,使之不敢轻举妄动。这种贴标签式的做法何尝不是心理虐待,以致其人格异化!
(2)、用人的势利。老师对待后进生大多是势利的用人观,用得着时就对你厚爱有加,用不着时就弃之如鸡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大凡学校举办校运会或其他体育活动时,那些成绩虽差,但素质良好的后进生一时都成了香饽饽,班主任总是不遗余力地倾心鼓励、关心、指导、压重担、定指标,事成后待之又如何呢?还不是打入冷宫
(3)、价值定位偏差。在很多老师心目中,对后进生的认知还停留在班级里的累赘、垃圾这一层次上,甚至还狭隘地认为,后进生就是成绩差,行为习惯非懒即馋、思想品德上非刁即滑的学生,却没想到,很多所谓的后进生仅仅是成绩的一时不如意,假以正确对待,也是能成大器的。但是许多老师甚至班主任似乎不愿直面他们,并以此来排检出自己教育行为中的缺撼,着实可悲。
(4)、缺少人文关怀。由于对后进生了解的浅薄与无知,无知到作为科任老师甚至一个学期仍叫不出他们姓氏名谁,叫得出来的也多半是与愚昧落后划等号!无知就无尊重可言,如不尊重理解他们的心理诉求;不尊重他们异于常人的行为背后的动机;不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而随意处罚;不尊重他们受教育的权利而随意赶出教室;不尊重他们对自己意愿的自由表达等。不尊重的背后就是冷暴力待人,即长期有意漠视某一个或某一群学生的存在,看到他们在校内外学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到他们学习困难,难伸援助之手;看到他们遭遇挫折,很少给予精神慰藉;看到他们没来学校,最普遍想法就是没来最好,少有人问明其去处,以至于学生外出两三天才能感觉出苗头不对,酿出不少事端。拷问师德,岂能无愧!
以上在教育转化后进生中出现的误区,只是个人粗陋的小结,可能挂一漏万,也不排除因视听闭塞所造成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孔子一日三省方成为圣人,我尚无此能此德,但是,这些值得反思的现象在我们的身上可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写出来,可能会有自揭伤疤的苦涩与难堪,但还是希望它能为各位班主任提供一点可以借鉴的,能借此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升华自己,变教育遗憾为育人的自觉行动。
二、对后进生进行有效转化的思考和实践
1、与后进生进行有效沟通,拉近心理距离。
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与后进生取得有效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后进生教育过程中我发现,班主任与后进生能否有效沟通,在教育转化这些学生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班主任能与这些学生有效沟通,那么对于这些学生的教育就会出现事半功倍的喜人效果,不仅能拉近班主任与后进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能在这基础上促进后进生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后进生与班主任始终保持着相当的距离,那么对后进生的教育就会出现无效甚至负效的结局。因此,走近后进生,是对后进生实施有效教育的重要前提。
2、知识与情感教育双管齐下。
我们现在最应该反思的是,我们在放弃后进生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抛弃了对其进行情感教育。既然教不会学生知识与技能,为什么不教会他们学会做人,提升他们的情商?有资料表明,智商仅决定人生的20%,情商主宰人生的80%,而我们恰恰忽视了后进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致使他们在校时就落后一步,毕业后因自卑更是难以成器。文化成绩可以让人不敢恭维,但我们可以文明其精神”——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心志、踏实的作风、坚韧的毅力、强烈的自信心、不屈的品质同样是事业增值的资本!努力做到这些又何尝不是在育人?所以对待后进生,我们不能只注重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提升他们的情商,使他们在其他方面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文化智商不尽如人意,却有可能是个经商天才,运动健将,操作高手,所有这些都未必可知,所以不要因他们文化成绩差而草率地盖棺定论。
总之,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历来都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也是影响班集体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做到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班主任与后进生能够用心靠近,相互之间多一份关爱,多一份体谅,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努力,生活的航船才能避免不幸的侵袭,冰川也会变成春暖,沙漠也会变成绿洲。
 
 
用爱雕琢璞玉 用情感化孺子
 
 ——对后进生进行正向关怀和共情理解的有效尝试
初三(6)班主任 陈晓红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兴趣、情感,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智力、能力发展水平。一个班级肯定有好生,也必然存在一部分相对、绝对后进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者——班主任,要求学生水平相当,都非常优秀是不现实的,良莠不齐才是正常现象。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也不过七十二人,这说明孔子的学生当中也有许多后进生嘛。
我们通常所说的后进生,是指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上有比较严重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一个很令班主任头痛、心力交瘁的群体。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意志薄弱,不愿吃苦;学习成绩差,缺乏学习欲望,自卑感强。有的还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和是非观,不良习气严重。后进生在班集体里所占比例虽小,但影响甚大。班主任若不及时教育或方法欠佳,会影响到整个班集体,使班风不正,纪律涣散,影响正常的教育工作,甚至还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目前,我们在教育上提倡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后进生的教育是我们素质教育中不可摒弃的重要部分。对于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相信每一位班主任都有自己的独特方法。有的班主任擅长家校交流,齐抓共管转化后进生;有的班主任擅长建立健全制度引导后进生;有的班主任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动学生。很多班主任的先进方法值得我们分享、学习。现在我谈谈我是如何运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及其人格理论来加强与后进生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在他们心中撒播爱的种子,从而达到教育与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点击量:15824

技术支持: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信息装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