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者:高二(4)班 钟嘉露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4班的钟嘉露,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浮躁于尘世,宁静方致远。
这是第21个世纪。有人说,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国家昌盛、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往人们所希冀的那样发展。可曾几何时?视野中渐渐出现了这样的社会现状:从把车开上道路、谩骂声就喋喋不休的“路怒”一族;精神紧绷、心理疾病多发的“白领一族”;在高压学习下、情绪变得容易激动暴躁的学生群体;遭受工作家庭双重压力、日渐变得暴跳如雷的家长们...现代社会越发展,逐渐暴露出来的“现代病”也越来越多,而处在所谓“最好的时代”的我们,似乎也染上了同样的通病,那就是浮躁。
这小小的两个方块字,似乎与我们很近,常常被挂足于齿间、充斥在我们的耳边;而它又似乎离我们很远,距离足以蒙蔽我们的感官,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竟成了它的奴役。许多人并不了解,浮躁到底是什么?它究竟从何而来?又将改变着我们什么?
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和物质环境的大背景下,不同年龄阶段的中国人都在面临着不同的现代压力。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使得很少有人能按耐住自己那颗驿动的心、守住自己可贵的宁静和稳定,变得越发盲目、急躁,和一定程度上的急功近利,这就诱发了浮躁,它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互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必须严以改正。
浮躁不是只有中国社会才有,而是现今全球社会的通病,而可能影响一个社会的因素,是道德标准和文化含金量。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国人一直把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看的很重。但经历近几十年的大是大非后,道德修养却越来越不值钱了。这使受过传统教育的国人心里产生了疑惑、产生了浮躁情绪;体制的不完善,市场经济的不规范,法制的不健全,使越来越多的“老虎苍蝇”一夜暴富,使国人产生了仇富不平衡的心理,这是道德标准出了问题。随着社会进步发展,我们正遭受着大量的新信息铺天盖地的轰炸,传统的价值观开始摇摇欲坠,越来越多的“崇洋媚外”、“民族虚无主义”在扭曲着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得——“时代越进步、传统越被遗忘”的现象充斥泛滥,这是传统文化含金量在降低。
这一切,都促使国人普遍产生了浮躁的心态,也引发了其他不良心态。由此可见,国人心态浮躁的根本原因在于精神意识形态上出了问题,近十几年迅速拉大的贫富差距,也是造成国人心态浮躁的原因之一。
浮躁是一种不良情绪,是一种并不可取的生活态度。人如果浮躁了,就会终日处在又忙又烦的应急状态中,脾气会暴躁、神经会紧绷,长久下来,会被生活的急流所挟裹,致使个人的内心变得病态,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志存高远,更脚踏实地,这个道理并不难懂。
故而有语曰:“社会浮躁,吾辈当沉淀。”这就推崇了一种“宁静致远”的处事心态。“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这
个成语的出处很多人都知道。可是,到底该怎么做到呢?这就要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养一股“静气”。静气,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胸怀静气,才能保持头脑清醒、深谋远虑;才能勇于不计名利;才能修炼淡泊名利。从而不为进退滋扰,宠辱泰然不惊,才能志存高远、海纳百川、心系天下。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重拾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传统文化却跟不上发展速度,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先生在《找回遗失的传统》一文中称:“有些观念必须重新思考,我们必须改变!”只有守望属于我们自己的文明,才能沉淀我们自己的心灵,才能做到那些我们自己真正想要做到的事情,才能做到在浮躁尘世中的宁静而致远。
“少一分浮躁,多一分宁静。”、“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愿我们都可以在芸芸众生多浮躁的今天,能够“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都可以获得自己仅此一次的宝贵生命中的熠熠生辉。
演讲者简介:高二(4)班 钟嘉露,年级学生会宣传部干部,担任班级宣传委员兼语文课代表。她品学兼优,成绩保持在年级前20名中,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班干”“优秀团员”等称号。注重全面发展,是校翼善社的社员,热心助人。在年级朗诵大赛中获二等奖,书法比赛获二等奖,校红五月艺术节中获摄影比赛一等奖,曾在校元旦晚会中编写并参演小品《1229拐卖儿童事件》。
技术支持: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信息装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