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者:高二(1) 班 许承杰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话题是:助力非遗传承,感受文化之美。
方方正正的汉字挥毫落笔就变成了飘逸洒脱的书法,咿咿呀呀的中原音韵革故岭南就变成了清丽甜润的粤剧。玄妙惊险的吴川飘色集物理力学、装潢花式、音乐演奏、戏剧艺术之大成;喜庆欢腾的遂溪醒狮融舞蹈、杂技、武术于一体。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24节气、针灸皮影、蒙古长调西北花儿、松江顾绣妈祖信俗,天文地理、吹弹拉唱、诗文技艺等等,这些无一不是我国各民族代代相传的技能之瑰宝。这,就是以人文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又称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
2004年我国签署《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06年我国将每年六月的第一个周六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主席如是强调过,非遗带有地道的中国味,是区分中国与外国的标准,是历经百年甚或千年而光芒依旧的国粹。他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又有符合大众心理的文化内涵,他在雅俗之间收放自如,他在一纸一字、一砖一瓦、一唱一舞、一花一木里都承载着中华民族风雨沧桑的遥远记忆。而这遥远的记忆里流淌着的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血液。正如剪纸里有向善向美的希望,珠算里有心智并举的智慧,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里是古香古色的质朴,蚕桑丝质技艺里是精美华丽的渴求,篆刻的踏实、制宣的创新、端午的爱国,非遗表达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活理念和理想追求,是我们民族的血脉,继往着历史,开启着未来。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非遗失去了必有的生活场景和技艺链接,开始逐渐萎缩甚至消亡,“活于民间、死于庙堂”这一定律启示我们不能以一种临终关怀来悲悯他,而是要保护他,助力传承他。让他融入我们的时代、融入我们的生活,发挥他的文化价值和教育熏陶功能。且看大中小学火热的书法课、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东海岛的人龙舞、雷州的石狗、廉江的白戏等等,美好的非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保护他们吧!了解非遗文化历史、尊重非遗创承人、发扬非遗精神,让湛江更有魅力,让中国更有魅力!
非遗千古传、文泽天地间!你我共携手!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演讲者简介:
许承杰,2019级高二(1)班班长。他尊敬师长、勤奋上进、品学兼优,在多次大考中名列前茅。他积极参加学校和年级组织的各项竞赛和活动,荣获第三届广东省中学地球科学竞赛二等奖,第二十二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主题征文三等奖,并多次荣获优秀班干部、文明学生、三好学生等奖项。
技术支持: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信息装备中心